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那目前的老年健康险市场是否能跟上?
平安健康保险、英国佰仕富人寿再保险联合上海财经大学近日正式发布的《2021老年健康保障需求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白皮书》通过3633份问卷得出的数据显示,85%被访者具有住院医疗保障需求,但目前老年健康险市场供需“错配”,50%以上的健康保险产品不支持65周岁及以上老人投保。
老年健康保障需求迫切
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且老龄进程明显加快。
老龄化提速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一系列问题:传统养老模式正在受到冲击,而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失能人口增加、抚养比增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都已成为难以避开的现实困境。
从调研数据来看,有74.6%的被访者最担忧的老年风险为老年性重大疾病,其次为老年身体机能功能性退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67.5%被访者担忧老年患慢性病及并发症,还有54.4%、51.9%的被访者提出对老年免疫力下降引发的小病不断与老年人骨头“脆”引致的意外骨折风险。
老年重大疾病进一步引发被访者对于家庭和个人的影响,在我国目前政府老年医疗及健康管理负担较大、个人医疗费用支出负担增加的背景下,作为老年健康风险有力保障的商业健康保险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价值。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被访者对商业健康保险已形成一定的认知。
从购买行为来看,数据显示,73.6%被访者已经购买不同类别的商业健康保险,其中住院医疗保险的投保者最多,占比50.5%。其次,有44.1%已购健康险被访者投保了特定疾病医疗保险,31.1%被访者投保门诊医疗保险,一次性给付保险与高端医疗保险的投保人分别占比23.2%、10.3%。
来源:《2021老年健康保障需求白皮书》
针对医疗及重大疾病保险,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老年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需求较广,其中对住院医疗保障的需求最高,占85%,门急诊医疗费用保障与住院护理费用保障分别占到74%与71%,同时,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对于手术医疗费用保障有需求。
对于老年失能护理,被访者表示出较大的需求,其中八成表示对失能医疗护理保障有需求,七成左右的被访者对失能康复费用保障有需求。基于需求,被访者表现出对商业老年护理保险的积极态度,七成被访者认为必须购买商业老年护理保险,但被访者也表现出对保障程度需求和购买老年护理保险的经济能力的差距。
老年健康保险供给与需求仍存差距
“从调研结果来看,被访者不仅对老年健康风险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而且对老年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老年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障和老年失能护理保障等老年健康保险有较大的需求。与之相对的,尽管目前市场上可供老年人选择的保险产品众多,但依然存在投保年龄受限、保障周期短、保障范围小、老年专属产品不足等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钟明称。
《白皮书》数据显示,适合老年人群投保年龄和投保条件的健康保险产品较少。大多数健康保险产品设置了投保年龄限制和身体条件限制,50%以上的健康保险产品不支持65周岁及以上老人投保。即使有些健康保险产品放宽了投保年龄限制,但也不能真正惠及老年群体,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很难符合投保身体条件。目前约有2.6亿老龄慢病人群难以得到商业保险保障。
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导致赔付率高,保险公司大多很难为老年人群提供长期保险。另外,老年健康险市场还存在尚未形成商业生态链、长期护理保险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等问题。
平安健康保险总精算师兼首席风险官丁雯建议,要加快满足70岁以上高龄老人保险保障需求,积极研发老年专属健康保险产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与核保规则设计,提高老年人的可承保性;同时拓展可保人群,进行慢病产品开发,突破慢病老人“不能投保”的难关。
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白皮书》认为,未来我国老年健康保险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首先是医养结合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衔接,推动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医养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医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目前我国龙头保险企业如平安、泰康、太平、太保等均已陆续布局养老产业。
其次是保险+居家养老模式,这是最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老人习惯思维的养老模式,由商业老年健康保险通过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将护理保险金转变为实际的服务,直接化解老年人就医、陪护、特殊护理、重症照护、康复等难题,填补传统健康护理保险在服务方面的空白。
最后是老年健康保险生态圈,未来的老年健康保险可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共享医疗机构信息、与专业养老和服务机构密切合作,形成良性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