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
6月8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分享了对外开放除了实践、政策设计和推广之外的思维转变。
(资料图片)
周小川表示,根据侧重开放领域的不同,自贸或者自贸区试点分为三类:一种主要面向实物商品的开放,往往借助于港口运输条件的便利,发展产品加工包装贸易;第二种面向服务贸易为主的开放,从贸易理论上来看,服务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贸易品,海关边界管理手段往往有一定难度;第三种侧重金融业,特别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虽然金融业也属于服务业,但是有自己突出的特点,特别是在资金流动、货币兑换、金融产品的自由度方面,会提出更多高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大国,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进一步传导改革开放,是中国过去40年重要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但周小川认为,金融市场,特别是国际性金融市场是一个特例,不一定可复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可以容纳若干个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并存,但是全球有竞争优势的国际金融市场,国内至多也就能够容纳一两家,比如说上海。更何况亚洲区内,我们看到现存的有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东京,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周小川表示。
周小川表示,国际金融中心并不追求可复制、可推广,但是也都存在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生产要素要有相当的自由流动,区分好究竟是聚焦于在岸,还是聚焦于离岸为主。
他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大,有大量上市和待上市的公司,以及其他要融资的实体,又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储蓄率的国家,自身有大量可供投资的资金,也有不少交易和风险管理的产品,这个角度来看上海,肯定会侧重在岸业务,投资者和参与者也是国内占多数,服务大量的对象都是在岸的。与此同时,中国欢迎、吸引海外的参与者提高标准,推动在岸和离岸的融合发展。
上海除了贸易和服务方面有很多开放以外,还有一个独特的角色——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周小川回忆到,2016年人民币加入了IMF的SDR货币篮子,其中一个基本的条件是人民币应该能够自由使用。自由使用是一个程度的问题,跟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稍微有一些区别。中国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时候,首次提出了逐步使人民币变为可兑换货币,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最近党的二十大又提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推进可兑换的过程当中,先后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对这个问题也会产生很多争议,存在不同的考虑,也存在着不同的分析框架,会得出不同的利弊比较。
但周小川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经过这么多年的推进,如果不在人民币兑换自由度方面向前迈的话,就不太容易迈出更大的步伐,上更高的台阶。“多数情况下,是迈一些小的台阶,虽然这些小台阶的举措也都是重要的,确实促进了对外开放,但是多数人有时候不太搞得懂具体的内容,国际评价也一般般”。
因此,周小川表示,要想进一步大幅度扩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着力点可能还是要放在资本市场的主力产品,例如股票、债券、外汇、信贷,以及支付等方面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就要求显著提高人民币自由使用的程度,提高人民币可兑换的水平,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他认为,实现自由使用和自由兑换,也不是意味着100%。国际上都有明确的要求,有反洗钱,反恐融资,反欺诈,反武器交易,反毒品交易。中国外加一条,控制跨境赌博的交易。人民币自由使用和可兑换实现之时,还要注意会引起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形成机制问题的关切,这些问题都想好以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机会大幅度向前迈上更高的台阶,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望逐步提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