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60年来最热!武汉高温综合强度达1961年以来最强

来源: 第一财经 时间:2022-08-26 10:54:09

累计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多,上游来水量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少,均气温偏高2.8℃创历史新高,极端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8月25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从武汉市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武汉高温综合强度达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而且高温少雨天气将延续至今年秋汛期。

60年来最热的夏天

今年出梅以来(7月7日~8月24日),武汉均累计降水量为141.7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46.1%(常年同期均 263.1 毫米),其中江夏62.6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 76%(常年同 期均 261.1 毫米),已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其他地区也出现了轻到中度气象干旱。

出梅以来,武汉均气温31.7℃,较常年同期偏高 2.8℃(常年同期均 28.9℃),为历史同期第1位。其中高温日数均达到3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8.8天;炎热日数均达23.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8.2天,极端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不仅高温持续时间长,夜间气温也不见下降,武汉均最低气温27.8℃,较常年同期偏高2.2℃,同样排在历史同期第1位。

武汉市气象局副局长唐仁茂分析,异常高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全球变暖使高温热浪发生频率增加,强度更强。6月以来,欧洲、北非、中东和南亚、 美国普遍遭遇高温热浪,多国气温破历史纪录,我国西北、西南、华北至华南都发生了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全球气候变暖是今年异常高温的大背景。

“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盛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唐仁茂说,高压中心强度迅速增强,导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出现大范围40℃以上的高温天气。而且,在暖高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空气较为干燥,不容易形成云,就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持续且强度较强。此外,出梅以来,我国海登陆台风明显偏少,难以形成降温天气,导致武汉出现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

受长江流域大部持续高温少雨影响,长江干支流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上中游来水量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少,长江三峡来水偏少4成,汉江丹江口水库来水偏少7成;8月25日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16.26米,较历年同期日均值偏低7.52米,较8月份历史最低水位偏低0.67米。

或发生伏秋连旱

年来,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2019年武汉遭遇伏秋连旱,2020年是50年一遇特大强降雨,今年又是历史的高温干旱天气,对该市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截至目前,全市因旱累计受灾20.2万亩。

据农业专家分析,高温热害和缺水干旱导致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结实率下降,暗灾大于明灾;非灌区特别是丘陵岗地农作物受旱程度大于灌区农作物;旱地作物受旱程度大于水田作物。

事实上,针对4月份“长江中游大部出现干旱的可能较大”的气候趋势预测,武汉已提早准备,统筹抗旱水资源。截至8月25日,武汉累计启动灌溉泵站、涵闸、水库等设施769处用于灌溉、引水、调水,全市灌溉水量共计2.4亿方,灌溉面积103万亩。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汤吉超表示,虽然有20.2万亩在田农作物发生了旱情,但通过水工程科学调度,已累计解除旱情14.41万亩,仅有5.79万亩在田农作物因旱受灾,成灾面积0.74万亩,当前受旱面积约占在田农作物面积(约300万亩)的1.9%。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8月底前高温天气会得到缓解,大部地区最高气温降至33℃以下,最低气温降至25℃以下,不过均气温较常年同期依旧偏高1.3~1.5℃。同时,降水仍然偏少,预计武汉2022年秋汛期(9~10月)总体高温少雨,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90~1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3成。

上述农业专家预计,高温少雨天气可能形成伏秋连旱,这将对下一步秋冬播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标签: 武汉高温 极端最高气温 全球变暖 高温天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