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总体部署,以高位化统筹、融合化治理、多元化参与、立体化防控、实体化运行、智能化支撑、分类化推进为实践路径,打造“守望相助+社会治理”地域品牌,市域社会治理关键制度机制普遍建立、基础平台力量普遍加强、各类矛盾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2022年平安建设满意度达99.33%。
布局谋篇
本着“立足长远,以创促建”工作思路,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呼伦贝尔探索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符合市情的治理体系,让社会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资料图)
高位化统筹。将市域社会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实施“四级书记”统筹抓社会治理机制。市委书记、市长靠前领导全市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实现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实运行,形成了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四级联动的社会治理指挥链。在全市“十四五”规划中专题设置“市域社会治理”篇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794项,结合党的二十大新部署,重点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四级联动、分类推进、分级考核、以创促建”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实施方案》,不断推动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融合化治理。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全市划分6997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3912名,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突出党建引领,做活基层治理“一盘棋”。推进“一网通办”能力建设,全面推行“综合一窗”受理,建立政务服务“跨盟市通办”,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全市794个嘎查村全部施行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制度。在社区、嘎查村配备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引导居民养成遇事找法习惯。广泛开展诚信行业、单位等主题实践活动及最美家庭、见义勇为模范等评选活动,厚植道德底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事务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步推进,守好各民族美好精神家园。
多元化参与。充分发挥基层政法委员、党员干部、政法干警、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等社会治理队伍作用,形成专群结合、群策群力、多点联动的治理合力。探索社会治理“警民融合”机制,组建各行各业公安机关义警队28支468人,携手守护一方平安。注重引导社会组织结合行业优势和自身特点主动融入基层治理,运行“党建+社会组织+公益”模式,精准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效能不断显现。
强基赋能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各类风险隐患可防可控可化解,呼伦贝尔在基层基础上落子求效,持续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让平安建设成色更足。
立体化防控。成立具有草原特色的“海东青”“赫力沁”骑警队,打造4个“一体化”政保警务圈,建立全市防范重大风险工作运行机制,形成“点、线、面”立体化风险防控网。针对网络安全新形势新特点,着力构筑“防护屏障”“阵地屏障”“物理屏障”,强化网络安全壁垒,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紧盯群众关切,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整治养老诈骗等专项行动,破解平安建设突出问题。反电诈工作实现“两升两降”,日均发案由30起降为3.6起。
实体化运行。集中资源打造四级社会治理指挥调度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融合联动,健全“两所一中心”联防共建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得到夯实。成立自治区首家非诉讼纠纷调处中心,纵向建成四级非诉纠纷调处平台,建立旗市区级调处中心14个、苏木乡镇级141个、嘎查村级1136个,横向形成“1+18+N”非诉讼纠纷调解工作模式,即1个非诉纠纷调处中心、18个调解工作站、N个工作点,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解案件50664件、成功率99.64%,大量矛盾被调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智能化支撑。以“1+1+1+N”整体架构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指挥调度平台,即一个市域云底座、一个密码资源池、一个城市业务赋能中心、N个应用,以“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倒逼行政路径重塑、治理方式创新。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与公安部门实现视频图像互联互通,政法机关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全面应用,“1+N智慧检务服务体系”“情指行”一体化等现代警务运行模式、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一体平台建设不断完善,104个法庭实现互联网庭审,科技赋能作用更加突出,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共筑平安
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针对全市地域辽阔、各地经济类型不同、发展方式不同、诉求多元等实际情况,呼伦贝尔持续构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各具特色的“守望相助+社会治理”模式,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
分类化推进。在城区,推行“党建引领‘网格+警格+科技支撑+N’平急结合”治理模式。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创新“网格+警格”工作法,警网深度融合激活为民服务最小单元格,发挥出“1+1>2”的治理效果。在农区,实施“大引领+大调解+大讲堂+邻里守望”治理模式,为打造平安乡村提供了样板。在林区,形成“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一体化”治理模式,林区治安防范水平全面提升。在矿区,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驻区企业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一核多元”社会治理模式,共建和谐矿区。在牧区及边境地区,推行党务联建、村务联谋、警务联抓为重点的“三务合一”治理模式,构筑军民联防铜墙铁壁。
呼伦贝尔市将不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北疆稳定常筑长固,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可持续、更有保障,描绘好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呼伦贝尔新画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