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资讯 > 正文

环球看点!张力奋的黑白上海,逼你凑近

来源:百度新闻 时间:2023-04-23 15:29:31

4月22日傍晚走出思南书局,刚下几级台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把背包放在地上,拿出手机,对着前方凝视。记者从他的取景框望去,对面的拱形小门下,灯光染红墙壁,一个市民路过,视线被那片光吸引。

“多好”,连续按了几下手机屏上的圆点之后,张力奋笑道:“有时候,我也拍彩色照片。”

思南书局三楼正在举办的是“上海手记——张力奋手机黑白摄影展”。“手记”一是谐音“手机”,二是取记录之义。在展览序言里,张力奋写道:“上海是大码头,我串行马路里弄,‘手记’留痕,我偏爱黑白的上海。”与展览相伴的还有老上海的日常器物、老报纸。展期内,老报纸每日一换,做市民记忆的温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世纪60年代生人,生于长于上海,26岁赴英,2016年重返沪上,回母校复旦任教——寥寥几语,张力奋写完自己的履历。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读复旦新闻系时,他用海鸥相机上摄影课,就此学黑白摄影。拍胶卷必须节约,135相机用36张胶片最好拍出37张,那是“赚到”。进暗房冲洗,满意的可能只有几张。到了手机摄影时代,拍摄几乎零成本。“要对得起这个新的技术时代”,张力奋说。回上海之后,他用手机拍得更凶了,因为陌生而“有饥渴”。而这个小展,是他找回故土上海的一站。

作为纪实摄影者,张力奋办过两次个展,分别是2003年的“西藏”与2017年的“上海:2016年最后一天”。后一个展览,他从凌晨开始,几乎拍了一整天。“我很享受脑力与体力结合的过程,不去那个场景,你就永远得不到。偷不了懒。”

张力奋喜欢走街串巷地拍,也喜欢守株待兔地拍。他去广州讲学,在桥墩下守候。两个巨大桥墩之间的粉墙,在他眼里就似一方舞台。有人走过,便有故事。

“上海手记”展出的作品,是他过往几年记录下的上海影像。多幅照片是关于杨浦区平凉路2767弄的。两年前,他带着10多名本科生进入这个待拆迁的弄堂,对居民进行深度访谈,一本即将出版的新书就叫《平凉路2767弄》。正如这个展览,他说自己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朴实的名字,《平凉路2767弄》恐怕也是。“最怕承诺多,但达不到。少承诺一点,比预期好一点,这是我做事的风格。”张力奋说。

用手机拍摄,在张力奋看来接近于用影像记日记。“吸引我去拍的,可能是独特的光影,可能是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思的构图,也可能是让人淡淡一笑的幽默感。”手机里留下的一幅幅影像本身不构成完整的事件,“这是我享受的日常叙事。我就是想给予日常生活足够高的地位,为碎片化的生活赋予合法性。”

摄影,对张力奋来说是兴趣,但他承认,有关摄影的理念多少与自己的新闻理念有关。“对司空见惯予以关注,因为普通,世界才这么有趣。哪怕是拍到一对小夫妻在马路上吵架,也是蛮美好的生活常态。”

张力奋习惯抓拍,就算给朋友拍照,也极少拍摆好pose的那刻。“我喜欢捕捉真实但不一定最美的瞬间。”他说。

“手机抓拍,就是我新世纪的‘望洋眼’。手机小且精怪、隐匿,易侵犯人与空间的安全感。这些手机定格的黑白上海,逼你凑近些,换两只眼凝视,享受陌生感的体验。”这是他在“上海手记”序言里写的。

2023年4月22日采访当日,张力奋的手机抓拍,应记者采访提供。

本文作者:施晨露

标签:

相关阅读